宣讲前言
9月29日,航空服务学院25级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专业迎来了热闹时刻——这里每一张年轻的脸庞上都写满对未来的期待,一场专属2025级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专业新生的专业宣讲会即将开启。

此次宣讲会,由民航运输教研室主任刘桂娴老师回顾了航空服务学院在民航人才培养领域的历程,从学科建设的逐步完善到教学资源的持续升级,从与各大机场的深度合作到为行业输送大批优质人才的亮眼成果,让新生们快速了解学院的发展方向;同时,她还特意提及往届优秀学子入职香港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知名机场后,凭借扎实专业能力快速成长的案例,以此激励新生。刘老师结合专业特点,为新生们初步勾勒出大学3年的成长路径:大一打好民航基础理论与行业认知的根基,大二聚焦技能实训与证书考取,大三通过实习实践对接岗位需求,清晰指引出未来的民航发展之路。


随后,资深专业教师黄梓琳带来干货满满的专业解读,与新生们携手踏上探索空港运行奥秘的旅程,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起步基石。
专业深度解读
多维度勾勒空港蓝图
拥有多年机场运行管理实践经验与教学履历的黄梓琳老师,以行业发展为切入点,从六大核心维度全面剖析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专业,点燃新生对空港事业的热情。
专业定位与行业价值
黄老师指出,随着我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机场作为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机场运行是保障航空安全与高效运转的核心环节”。她通过展示国内主要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等数据,直观呈现行业爆发式增长态势。同时强调,专业人才在机场安全管控、航班保障、旅客服务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新生深刻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与社会价值。
特色培养体系
在培养模式上,黄老师重点解读了“岗证课融合”的特色体系。她介绍,学生在校期间将系统学习《机场运行管理》《航空货运实务》《民航安全检查》等核心课程,同时可考取民航安全检查员证书、民航客运员证书、急救员证书等职业技能认证。通过“理论+实践+证书”的三维培养模式,实现“毕业即适配岗位”的培养目标,为就业筑牢竞争力。

多元职业前景
针对新生关心的就业方向,黄老师打破“单一就业”的认知误区,详细列举了多元化的职业路径。除传统的机场运行指挥、旅客服务、安全检查、货运管理等岗位外,还涵盖航空公司地面服务、航空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机场商业管理、空管辅助服务等领域。“随着机场服务链的不断延伸,跨领域就业机遇持续增多,专业发展空间广阔。”黄老师的讲解,让新生对未来职业选择充满期待。

优质教学资源
为让新生直观感受专业实力,黄老师通过图片与视频,展示了学院配备的一流教学资源:1:1模拟机场值机柜台、仿真行李分拣系统、机场运行指挥模拟实训室、安全检查实训区等。她强调,通过沉浸式实训,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机场运行全流程操作技能,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无缝衔接。
为帮助新生快速融入专业学习,黄老师从知识储备、技能提升、职业心态三方面给出建议。她建议新生提前了解民航行业法规与机场运行基础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办公软件、英语口语等实用技能,同时培养严谨细致、抗压能力强的职业心态,助力从“新生”到“准空港人”的角色转变。
互动交流暖人心
师生共话空港未来
宣讲会现场氛围热烈,互动环节精彩纷呈。刘桂娴老师巧妙引导,串联起宣讲与交流环节,及时捕捉新生疑问,搭建起师生沟通的桥梁。黄梓琳老师结合自身在机场一线工作的经历,分享了航班延误处置、特殊旅客服务、应急事件应对等真实案例,生动诠释了机场运行管理人员“空港守护者”的责任与担当,让新生对专业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知。针对新生提出的“证书考取难度”“实训安排细节”“就业地域选择”等问题,逐一耐心解答,消除新生的困惑。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新生们认真记录、踊跃提问,眼中满是对空港事业的向往与期待。
结语
本次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专业新生宣讲会,通过以黄梓琳老师的专业讲解,为新生注入了“专业自信”与“职业敬畏”。让新生们心中对空港未来的憧憬却愈发清晰。未来,他们将从这里启航,以专业实力守护空港安全,用青春力量赋能民航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