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阅兵?”
“抗战胜利的深层动因有哪些?”
“你到底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10月16日下午
学校党委书记陈晓鹤
以“铭记与奋斗——从伟大的抗战精神
读懂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为题
为2025级的新生带来了
启智润心的“思政第一课”

回望历史
在民族苦难辉煌中解读抗战精神
陈书记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从甲午战争到十四年抗战的烽火岁月,她指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她强调,胜利的密码深藏于伟大的抗战精神之中,它一共有四点核心内涵:
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二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三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四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解码这段历史与这份精神,是理解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

薪火相传
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身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担当?陈书记指出,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当代青年手中。抗战精神并非尘封的记忆,而是激励前行、担当使命的强大动力。她向全体同学发出行动号召:
一要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二要将“民族气节”转化为“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人格修养;
三要将“英雄气概”转化为“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
四要将“必胜信念”转化为“坚定理想,永不言弃”的人生追求。

砥砺前行
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在课程最后,陈书记勉励全体同学:不必经历战火,但必须传承那份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不必抛头颅洒热血,但必须具备为理想坚持奋斗的毅力;不必直面民族危亡,但必须心怀家国、扛起时代赋予的青年责任。
希望同学们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将图书馆里的挑灯夜读、实训室中的专注探索、赛场上的挥洒汗水、社会实践的深入思考,都转化为担当时代使命的扎实准备,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