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新闻

事关全校师生安全!速看必学这份校园防护指南→

2025-10-16
为进一步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肇庆市教育局组织制定了
《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防护指南》,
请各位师生家长认真阅读!
 
 
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防护指南
 
Part.1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1.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名称源自非洲土语,意为“弯脊之痛”,形容患者因关节剧痛弯腰蜷缩的姿态。  
2.如何传播: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3.流行地区: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
4.流行季节:主要流行于夏季和秋季。  
5.易感人群: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
6.潜伏期、传染期:潜伏期一般为1-12天,多为3-7天。传染期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
7.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
1)发热:通常以发热最先出现,持续1-7天;
2)关节疼痛:发热后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疼痛多出现在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指关节等小关节;
3)皮疹:2-3天后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皮疹可出现在四肢或全身,一般3-5天就退疹。
整个病程通常持续5-7天,绝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少数人群可能出现并发症,如长期关节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白纹伊蚊。图源 中国疾控中心
 
Part.2 校内防护
(一)整治校园环境:严格按照属地防控部门统一部署,定期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10底前特殊时期每周3次)。彻底清理阳性积水,尤其要针对蚊虫孳生地、垃圾暂存点、暗渠、闲置地等盲区进行彻底清理,并要科学消杀(正确使用灭蚊药物、在清晨7-9)和黄昏16-19点消杀)。
(二)落实日常防控:上课期间每天进行晨、午检,落实体温、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监测。如出现以上不适症状,需及时报告并转诊就医。
(三)加强健康教育:通过校会、主题班会等形式,普及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提升师生防范意识(10月底前每周一次,后续按照属地指挥部要求开展)。
 
 
Part.3 居家防护
(一)清除孳生地:落实家居防蚊灭蚊“1130行动”,即每天上班后或下班前,花费一分钟检查并清理本人办公区域及公共区域的小型积水容器(花盆托盘、饮水机水盘、废弃瓶罐、遮雨棚凹槽等);每周五下午或固定时间确定为“蚊媒孳生地清理日”,组织干部职工集中清理责任区内的卫生死角、堆积杂物、垃圾容器、绿化带积水、排水沟渠等,彻底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倡导每个家庭每天抽出三分钟,检查并清除房前屋后、阳台天台的花盆托盘、闲置容器、水生植物容器、储水桶(加盖或纱网密封)等积水点;积极建设“无蚊场所”。
(二)防蚊物理屏障: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
(三)灭蚊化学手段:室内可使用电蚊拍、蚊香、电热蚊香液等。必要时,可使用杀虫气雾剂,使用时人应离开房间,之后充分通风(约30分钟)后再进入(见附件)。
 
 
Part.4 外出防护
(一)避开高峰时段:伊蚊多在清晨(7-9点)和黄昏(17-19点)活动,尽量减少此时段在树荫、草丛、绿化带等处的逗留。
(二)做好个人防护:穿着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露的皮肤和衣物上涂抹(喷洒)含有避蚊胺(DEET)、驱蚊酯、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
 
 
灭蚊药品和使用方法
(供参考)
 
 
防控基孔肯雅热,
需要学校、家庭、个人同心协力,
清积水、防叮咬”这些日常细节做起,
为师生筑起安全的健康防线!
 
 
转自:肇庆教育号 
 
联系我们
0758-6106688 (院办)
0758-6110088(招办)
zqhkyb@163.com(校长邮箱)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蚬岗镇宇浩大道10号
学校官微
招生办官微
学校招生小程序
COPYRIGHT©2025 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版权所有POWERED BY VANCHEER  | 粤ICP备2021077447号